【藝術大理】細酌馥郁茶香,慢飲文化悠長
小編為大家提供云南資訊,云南旅行攻略,云南美食,云南酒店,云南會展,云南團建,云南活動策劃等一切相關信息
早在唐代《蠻書》中記載,南詔時期白族便有了飲茶的習俗。明代時徐霞客至大理,在其游記中描述“注茶為玩,初清茶、中鹽茶、次蜜茶”,這也反映出了白族民間特有的茶俗——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最初是白族先民依據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而制成的藥茶,后來也成為白族人待客的最高禮儀。出生、婚事、建房、喪葬、拜師,在這些重要的場合中,我們都能尋得三道茶的影子。
大理鳳陽邑村安坐于214國道旁,茶馬古道曾在此穿過。在這個古樸的村落里,隱匿著一方茶苑,這里既是白族三道茶的教學基地,也是愛茶之人的交流地。董麗正在院里做著準備,她將用白族三道茶迎接即將到來的貴客。
在白族人民的傳統文化中,三是一個吉祥的數字,它代表著完滿和美好,因此,在白族民居建筑以及白族服飾上,都有“三滴水”的體現。董麗將三道茶的茶席布置與三滴水的樣式結合,首排為三個火塘,杯盞置于正中,后排則展示食材。三排錯落擺放,形成獨特的“茶席三滴水”。
白族三道茶中第一道“苦茶”,就是烤茶。將茶罐以文火烘烤,待罐升溫后放入蒼山綠茶。不停的抖動茶罐,直到茶葉微黃、香氣溢出,即刻注入沸水,罐內啪啪作響,琥珀色的茶湯伴著濃釅的茶味 傾入茶盅,雙手舉盅敬與賓客以示尊重??嗖枞鐨q月中的逆境,只有體味到原汁原味的生活,才能從苦澀中品出一絲香醇。第二道“甜茶”,以苦茶為湯底,加入紅糖和白糖熬制,打開二道茶的甜蜜元素。核桃刨成薄片,改變食物的形態,能賦予其多元的口感。乳扇烤制后切絲,炭火的溫度讓乳扇的奶香得以加成。核桃片乳扇絲做底,沖上滾燙的茶水,讓單純的甜味中裹挾了更多意想不到的香氣。這碗幸福之茶如人生甘境,在鳥語花香里,在月明清輝下,在苦盡甘來后,感受生活的愜意。
第三道“回味茶”,茶罐中加入生姜、花椒、桂皮,熬煮后再以蜂蜜調味。茶味微辣帶甜、略苦攜麻?;匚恫杷坪鯇⒆蛉盏挠白永L,停留在舌尖的滋味也更加持久。這一刻也許才能深刻體會“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三道茶的器皿有所講究,第一道苦茶用小茶盅,第二杯甜茶用小碗,第三杯回味茶的杯具容量則居于前兩者之間。
董麗的白族三道茶小課堂常常在此開講,她希望學員們不僅能掌握三道茶的制作工藝,更能了悟藏在每盞茶背后的細枝末節。閑時,董麗喜歡靜下心來泡上一盞茶,任時間在杯盞的沉浮中溜走,看著窗外春草又生,生活里的千般滋味回歸到這盞淳樸中,或濃或淡亦能自在清飲。2018年底,大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白族三道茶傳習所設立于龍龕村,這個傳統的白族庭院也是董麗的老家,她曾在這里開展了多場白族三道茶的教學活動。
為了能更好地保護傳承白族的茶文化,董麗創辦了白族三道茶體驗館暨茶葉博物館。多年傾注于茶的心血都被她珍藏于此。
以上內容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