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8 15:13:01
1637
這種云南特有的“水中大熊貓”你見過嗎?紅河瀘西阿廬古洞就有!
這種云南特有的“水中大熊貓”你見過嗎?紅河瀘西阿廬古洞就有!在瀘西阿廬古洞的洞中有一條暗河——玉筍河,河里千百年來生活著一種神秘的“透明魚”,這種魚為洞穴性魚類,地方土著珍稀魚類,為中國獨有、云南特有,是國家二類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具較高科研價值,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據瀘西阿廬古洞風景區管委會負責人王林介紹,生活于阿廬古洞暗河中的“透明魚”,早在500多年前的《阿廬洞記》中就有記載,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洞穴魚類的確切文字記錄。經科學的鑒定和命名,一直到1991年6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得兩個寶貴的標本,才鑒定并確認為鯉科、鲃亞科、金線鲃屬一新種,并以最早記載的俗名命名為透明金線鲃。從此,掀開了“透明魚”神秘的面紗,確定了它的分類地位,有了科學的名字,真正進入了中國魚類名錄。
在2011年8月31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進化與系統學重點實踐博士、洞穴魚類專家趙亞輝與中央電視臺編導一行到瀘西阿廬古洞,對古洞內的“透明魚”進行進一步的跟蹤探訪和研究,制成專題片,在中央電視臺10頻道《走近科學》欄目中進行播出。
瀘西阿廬古洞是云南乃至全國溶洞中的代表,被譽為“云南第一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是亞洲最壯觀的天然溶洞洞穴之一。阿廬古洞的形成年代可以追溯到數億年前。當滇黔古海上升為陸地后,海中大量含鈣質的物質沉積為石灰巖,經過數十萬年甚至數百萬年,含有二氧化碳雨水的浸蝕和長期巖溶蝕出一個個落水洞和漏斗地穴,被溶蝕而成今天這樣的洞中奇觀。
走進阿廬古洞,聆聽數億年前傳來的遠古回聲,探尋其保護發展歷程,人們收獲的不僅是古洞傳奇,更有如何溝通歷史與未來、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與文脈接續的深刻啟迪。
據王林說,阿廬古洞結構上最顯著的特征還在于它包攬了巖溶洞穴的所有結構形態,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宮殿式、廳堂式、峽谷式,宮殿式富麗堂皇,廳堂式氣勢磅礴,峽谷式曲徑通幽。其次景觀造型琳瑯滿目,惟妙惟肖,變化無方,步步是景,妙趣橫生。再加之石鐘乳晶瑩剔透,奇迷燈光為之裝扮,更令人有如畫中游之仙幻的感覺,洞中三絕——“透明魚”、卷曲石、鵝管也是只有到阿廬古洞才能一睹風采的獨家珍寶,這又為阿廬古洞的無窮魅力描摹上一筆重重的色彩。
面對規模如此壯觀而又神秘古老的地下宮殿,三次入洞考察又不得不中途而返的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老先生也只能在其游記中留下一句感嘆:“所入皆甚深,秉燭穿隘屢起屢伏,乳蛀紛錯,不可窮詰焉”成為其旅游考察生涯中唯一未了的心愿。臺灣著名言情小說家瓊瑤女士觀后也頗有感觸地說:“世上洞不少,奇數阿廬洞,洞中景景絕,天下第一洞”,并揮毫題詞“奇山奇水奇洞奇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教授楊君興回憶說,1991年6月,他們在暗河中苦苦尋覓,但在漆黑無光、怪石嶙峋的河水中,僅憑頭上的煤石燈照明,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后,最終獲取了兩條約為5厘米長的透明金線鲃幼魚,其全身通體透明,身上血管清晰可見,鰓部鮮紅,一呼一吸,很是漂亮。最典型的特征是背部具有一個發達、向前的錐狀突,這一適應黑暗環境的特殊感覺器,具有部分代替觸須、側線的感覺功能。透明金線鲃既玲瓏秀氣,又神秘漂亮??上У氖?,在采取供氧等多種措施后,依然不能讓透明魚適應新的環境,不能讓更多人看到它具有生命時的真面目,而作為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魚類標本庫的珍稀魚類標本,將永遠保存,發揮著科學研究的價值。
瀘西阿廬古洞風景區管委會將繼續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首位,充分保障自然生態特性,保證洞中優質的水源,使‘透明魚’在這里永續繁衍生息,成為它們美好的生活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