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紅河做好文旅融合走出紅河旅游新路
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紅河做好文旅融合走出紅河旅游新路;7月21日至23日,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主題采訪團走進紅河,走入云端上的半山酒店諾瑪阿美莊園、蘑菇房阿者科的鄉村旅游之路、特色分明的彌勒特色小鎮,探訪紅河文化和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成果。
諾瑪阿美茶莊園酒店與傳統文化的組合
夜晚、白天均云霧繚繞的紅河元陽哈尼梯田遺產區哈尼小鎮,是無數人心中向往的旅游勝地。在這里,打開窗戶就能看到連片的梯田和茶園,自然風光原始古樸。
半山酒店諾瑪阿美茶莊園就位于哈尼小鎮內,距多依樹觀景點4千米,周邊自然環境優良,哈尼民族文化濃郁,是多個綜藝影視欄目的取景地及拍攝地。據諾瑪阿美莊園的打造者、云南特愛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查俊介紹,諾瑪阿美茶莊園酒店的外觀呈現一種"趴著"的形態,表達對當地文化的致敬;酒店建筑用材、用水按照嚴格的標準來設計;酒店的內飾,從窗簾綁帶這樣的小物件到整體配色風格,都源自于當地人的文化習俗。
酒店目標客群為高端、定制游人群??腿丝梢院彤數卮迕褚黄鹳p梯田、徒步、采茶、趕集,對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農業生態系統以及梯田文化形成更真切的感受。"客人們在和當地百姓的接觸中,成為了朋友,更有親切感,更有溫度。許多客人在入住后,都會想要再續住下去。"查俊說,不同于門票經濟模式,這種體驗式、高端型的旅游產品能產生更多的經濟收入,也能給當地帶來更多延伸性的收益。當地村民的農產品可以出售給酒店,酒店員工全部聘用當地人。通過酒店開展的技能培訓,使村民們在就業、創業上有了更多的技能,也會促使他們自發地保護好梯田文化,并科學地把梯田文化轉化為旅游產品。
26歲的羅美芬是元陽縣全福莊中寨人,也是云南特愛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主要負責酒店前臺接待、采購工作。家門口的就業機會,吸引了羅美芬和她的家人朋友們。她的丈夫如今也在酒店工作,是一名廚師。羅美芬說,之前在外地打工,埋頭工作,忙于賺錢,連脾氣也會很暴躁?,F在不僅收入高了,存款多了,心情也不一樣了,還能學到很多比錢更寶貴的東西。因為客人對梯田、對當地文化的喜愛,她變得更加自信了。
元陽阿者科村用民族魅力走出旅游致富道路
來到阿者科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形似蘑菇的哈尼傳統民居--蘑菇房。往下走,充滿歷史痕跡的巷道窄長,游客穿梭其間,老人們則閑散坐在蘑菇房二樓,一樓通常用來養豬、養雞;村里的水道一直流向梯田,梯田如畫卷般展開在山坡上,連綿不絕。誰能想到,這里曾是元陽典型的貧困村。
阿者科村始建于1855年,地處紅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觀核心區,是集中反映遺產區森林-梯田-村寨-水系"四素同構"核心理念的現存典型村寨。電影《無問西東》中,黃曉明飾演的陳鵬的"家鄉"就是阿者科村。
中山大學駐村研究生李慕芳告訴記者,中山大學團隊考察后專門為村子單獨編制了"阿者科計劃",該計劃由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和元陽縣合作,保繼剛教授團隊推動實施。
計劃詳細制定了村子的發展模式、參與方式、目標及發展底線,幫助村民成立村集體旅游公司,村民占股70%,村集體占股30%;村集體的30%利潤用于公司后續運營。
李慕芳表示,這是通過利益分配和遺產保護細則的綁定,來激發村民的內生保護動力,希望村民能夠主動保護他們的文化,有更加開放的保護遺產心態。"因為游客來到阿者科,是想體驗蘑菇房、觀賞梯田、了解哈尼文化,所以要讓村民意識到這些東西是珍貴的,是可以帶來收益的,要保護好。包括經營底線也是不租不售,希望村民能夠繼續在蘑菇房里面生活,變成活態遺產。"
在定位方面,李慕芳表示,由于村級旅游接待規模有限,阿者科的旅游定位是精品旅游,接待的多是中高端客群,這樣的小規模深度游能增強主客互動,把哈尼族傳統的生產生活活動,包括:紡織、插秧、捉魚等設計為主題性體驗活動,不僅保留了原生態,游客消費能力也強。
當旅游業進入阿者科后,鄉村旅游的概念也慢慢進入村民的心里,村民確實從旅游發展中獲得收益,就會更加擁護、支持產業的發展。
村民盧愛文就是其中的典型。因為阿者科計劃,盧愛文從外地回到家鄉,在家門口干起了旅游,一邊保護一邊傳播哈尼文化。目前,盧愛文家在"阿者科計劃"分紅中已經分到了約8000元。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阿者科村已經分紅4次,共計47萬余元,預計今年8月底會迎來第5次分紅。
阿者科村2019年已經成功脫貧摘帽。它作為中國旅游減貧的成功案例,已經在全球引起了關注。
彌勒特色小鎮"旅游+"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彌勒市位于云南省東南部,"接軌滇中、連接兩廣、輻射東盟",是大滇西旅游環線西南線重要旅游集散城市。2021年1月至6月,彌勒接待游客508.6121萬人次,同比增長25.53%。旅游收入52.297億元,同比增長26.86%。在旅游發展上,特色小鎮已成為彌勒全域旅游的新亮點,成為引領彌勒城市更新的新引擎。
其中,"東風韻"小鎮主打"文化藝術牌",建筑風格融合了紅酒文化和彝族支系阿細人的火文化,酒瓶、火苗狀的城堡全部用紅磚砌成,因造型奇特而成為"網紅打卡點"。同時,小鎮還以文創藝術為特色建成萬花筒藝術館、半朵云藝術館、牛哆啰音樂農莊等原創藝術建筑,吸引了楊麗萍、張國立、薩頂頂等知名藝術家,實現藝術作品線上展示、交流、銷售,線下互動、體驗、銷售的產業發展模式。今年1月至6月,東風韻旅游收入1845.85萬元、接待人數37.27萬人次。
太平湖森林小鎮則主打"生態康養牌",1.3萬畝太平湖清澈見底,95棟木屋酒店依山傍湖,院士專家工作站、國際會議中心和五星級酒店加快建設,各色花海全面綻放,吸引各地游客紛紛"打卡";紅河水鄉小鎮主打"國際運動牌",圍繞國際F3汽摩賽事、國際高端賽事展開,享受世界高端五星級酒店集群式服務;可邑小鎮沉淀彝族阿細文化精華,主打"鄉村振興牌",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
目前,彌勒特色小鎮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清晰。"十三五期間,彌勒成功創建成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4A景區4個,3A景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2個,成了云南省特色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彌勒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衛博愷表示,彌勒將以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為目標和方向,圍繞旅游產業發展供給體系,突出產業發展由供給側改革向市場需求側轉型,突出要素發展"彌勒品牌"建設,突出文旅融合發展,突出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將彌勒打造成為大滇西旅游環線上的重要節點和滇南、滇東南區域性集散中心,積極推動彌勒由假日旅游經濟目的地向國際旅游目的地轉型,實現彌勒文化旅游業高質量健康可持續發展。